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而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和规矩意识的养成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而不懂法、不守规,在大学生群体中却比比皆是。比如前不久发生的“高铁霸座”事件,当事人具有博士学历,却强行霸占他人位置,扰乱乘车公共秩序,体现出了漠视规矩、有才无德的行为;再如笔者所在单位去年发生的一起校某社团组织干部通过淘宝私刻学校保卫处和学生处的公章,为自己和他人伪造荣誉证书从中获利的恶性事件,可见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因此,对于现代大学生,亟需加强培养法治观念和规矩意识,让大学生懂法守法、懂道理守规矩,成长为有文明、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法治观念、规矩意识的内涵和意义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石家庄市西柏坡考察时面对当年毛泽东提议的“六条规矩”发出感慨。“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那么,何为规矩呢?实际上就是人们应该共同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1],既可以是一些明文规定,比如校纪校规;也可以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准则,如尊老爱幼、长幼有序这些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约定俗成的规矩和社会公德,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大家都应遵守,并形成讲规矩、守规矩的、践行规矩的意识理念。
法治观念通俗来讲,是指对于法律的地位、性质、作用等形成的认识理解和个人看法,也就是对依靠法律来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的认知和看法[2]。法治观念的实质,就是指理解并认同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自身遵从法治行事。不做超越法律限制范围的事情,必要时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建设中国梦的宏大使命,这便要求大学生要具备较强的规矩意识和法治观念。否则一味地漠视法律和规矩,走出校门后就会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去甚远,轻则受到道德谴责,重则可能触犯法律面临牢狱之灾。
大学生规矩意识和法治观念养成既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法治观念逐步增强,还可以在社会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果,促进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从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3]。
二、新时期大学生法治观念和规矩意识现状
目前,社会进入到媒介融合的全新时代,各类网络直播、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自媒体层出不穷,这些媒介载体,给大学生创造了丰富的资讯来源。然而在庞杂的网络媒介信息中,存在一些虚假信息,也存在一些价值舆论导向错误的信息,这些负面信息的存在,可能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规矩意识产生负面影响。结合目前现状而言,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规矩意识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治观念整体水平提高,但仍显薄弱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网络媒介的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认识法律,提高自身法治观念的有效途径。目前,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仍显薄弱,具体来说,就是现在的大学生认识到了法律,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遵守法律,但是并没有真正懂得法律,因此有时会无意做出违背法律的行为,然而自身却浑然不知,这就是法治观念存在的盲区。
(二)规矩意识有所提升,但仍有欠缺
规矩意识更加偏向于道德约束,比如尊老爱幼、先来后到等规矩,都是道德层面的,在法律上并无明确规定。从当前的大学生来讲,规矩意识有所提升,但仍显欠缺。具体而言,就是在一些大众化的事情上,大学生往往都能体现出良好的规矩意识。比如在火车代售点取火车票,大学生往往会自觉排队,这是规矩意识的体现。但是,在一些非大众化的事情上,大学生的规矩意识就有所欠缺。比如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我校大学生行为准则中明令禁止在宿舍使用违规电器,然而很多同学却对此项安全规定熟视无睹,屡禁不止,把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抛至脑后,造成了不必要的火灾隐患;再如学校明文规定在教学场所、宿舍禁叫外卖,可白色污染却随处可见,屡禁不止。这些都是规矩意识欠缺的表现。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和规矩意识的培育举措
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必须加强法治观念和规矩意识的培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水平。
(一)、法治观念的培育举措
1、家校联动实施一体化法治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别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法治教育网络,才能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家长应在平时的日常教育中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法治观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树立起遵守规则、遵纪守法的观念;而高校作为大学生法治观念、规矩意识形成的主阵地,要把法治观念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来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并严抓落实,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法治观念[4]。
2、结合实际优化法治教育的手段和内容
想要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进行培养,首先就要加强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只有认识法律、了解法律,才能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因此高校要结合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法律基础》、《法律法规》、《法理学》等重要内容的专题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基础知识,比如劳动法、交通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常见的法律法规,形成一定的法律基础,从而使大学生全面知法懂法,这样他们才会遵纪守法,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
此外,高校也可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组织大学生开展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5],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直观了解法律常识,增强法制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
3、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改革创新教育理念
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时效”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普法教育的工作形式和理念创新,例如可依托学校橱窗、广播、宣传栏、展板等载体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展示法律常识,强化大学生法制观念,并可不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法律常识知识竞赛、开展法律主题班会、开展社会问卷调查,针对社会大众遭遇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调查,并对最终的处置结果汇总分析,明确法律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此强化自身对法律的认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
4、在社会营造积极正面的法治氛围
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为大学生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为此,政府要积极营造积极正面的法治氛围,正确引导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规范自身行为;其次,要净化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严厉惩处一切与法律背道而驰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营造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法治氛围;最后国家还应加快民主与法治建设进程,给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提供更多有效支持[6]。
(二)规矩意识的培育举措
构建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
规矩意识的形成,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的普通公民道德素养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法治进程,只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才能有效遵从既定的规则,规范自身的行为。因此,高校可通过构建道德伦理课程结构体系,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实施大学生道德建设工程[7];此外要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推动学雷锋精神,全面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宣传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常态化等,引导大学生注重规矩意识的形成,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
在校园实行“五守”教育
所谓的“五守”教育,是指守时、守序、守信、守纪和守法,这一教育活动,是同济大学在2017年开始推行的大学生规则意识教育活动之一。包含了规矩意识的五大主体内容,值得在全国高校全面推广。因此,对学生进行规矩意识的培养,可以借鉴此模式,落实“五守”教育。引导学生遵守时间约定;遵守既定秩序;杜绝言而无信;遵守校纪校规、党纪党规;严守法律规定,不与法律背道而驰等。
具体可以开展“学霸养成”活动,依照大学生行为准则,构建一套学霸评价体系,从作息时间、出勤、学习、校园活动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引导学生严格依照大学生行为准则规范自身行为,定期进行“学霸”评活动选,并给予一定奖励,让广大学生参与到此项活动中,使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规矩意识。
3、完善守规诚信褒奖机制和违规失信惩戒机制
在高校可以健全大学生守法守规诚信记录,完善守规诚信褒奖机制和违规失信惩戒机制,并将基本数据作为评定大学生表现的一个依据,并和评优评先挂钩,有违规者实行评优一票否决制;并对违规失信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强化违法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形成有利于弘扬规矩意识的良好导向,在全校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大学生规矩意识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