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11a线路检测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戴红雨:以地方性为导向的地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讨

发布时间:2019-12-27动态浏览次数:25


近年来,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极为重视“人的培养,孟子所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而恰恰就是这个‘几希’,使人能够摆脱自然的原始性、野蛮性,而形成社会性和理性。”这与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对“立德树人”的追求是不谋而合的。2014年,教育部就专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而社会和学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热忱甚至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早期。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四十年里,高等教育却出现了所谓的“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直观关系不大的人文素养学科在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举步维艰甚至一砍了之。尽管不少老牌院校纷纷建立了所谓“国学院”,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等新时代的命题下,地方高校不能“拿来主义”,而是应当思考、探究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关乎国民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地方高校为什么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地方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前,首先应当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作为一个强调“应用技术型”的高校也要开展这样的教育。如果仅仅是因为教育部提出的“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或者赶某种时髦,就不可能正视自身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的优势和不足,也就不可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路径,甚至于产生“毕其功于一役”的违背教育规律的想法和政策。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现的是教育精神的传承与厚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除了科学知识技能教育以外,大学的立德树人往往也是大学教育精神在一个人身上的具体投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精神或者大学自身的历史,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三明学院前身之一的致用书院,取“学以致用通经致用之义,与当前“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定位不乏有一脉相承之处。通过学校文化、学校历史的教育,更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更为具体“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发展的历史往往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进步史。大学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以及历史背后的厚重感,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蔓延,也更能够让大学生明白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使之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的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德树人不仅是当代教育的核心命题,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论语·先进》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的记载,其中颜渊更是以德行第一的身份被后世视为孔子的大弟子。中国传统教育重要的一个价值取向就是“强调启发人的内在道德自觉性”,教育人如何“做人”。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相结合不仅有其可能性,也有其必要性。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首先要落在人格修养上。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地具有培养大学生优秀品格的育人职责。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学生更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具体的、可操作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模式”、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认同”。

二、地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当前不少地方高校在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内容上,存在两个误区。一种误区是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提法,采取按图索骥的办法,将优秀传统文化割裂为“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这样的做法不免有些教条僵化。另一种误区则是仿照综合性大学或者传统的文史哲优势学科院校,成立各种传统文化研究所、甚至所谓“国学研究所”、“国学院”等。这样的做法则不免假大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方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这样的思想原则,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办学实际,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地方高校开展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也要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更要追求奉献、拼搏等优良革命传统。中国传统上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这些精神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在以科学思想为主的大学教育里,人为地将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分为若干个方面,显然也不符合科学的精神,反而可能出现晚清时期“‘通经’‘致用’相互分离,使得儒学丧失了传统生命力中重要的动力之一”的现象,严重削弱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当然,地方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教育教学面,则应当是有所侧重的、有阶段性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指出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上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就地方高校而言,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定位,着重于培养学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以小见大、渐次推进,使学生在养成优秀道德素养和道德习惯的基础上,并进一步内化、外延为“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而不宜眉毛胡子一把抓。

地方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区别于人文素养教育。地方高校在应用型转变的发展过程中,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都针对自身的发展定位进行了调整,与行业、企业直接对应程度不强的专业、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如三明学院早已没有历史类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并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固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就地方高校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简单地与人文素养教育划等号,换言之人文素养课程的缺失并不能简单地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这是地方高校在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时必须注意的。由于师资力量、学科布局等限制,地方高校没有完整的文史哲相关专业和师资,事实上也就很难进行完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固然可以引导学生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但更应当根据师资情况和发展定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取舍,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人格修养的养成。而不在于哲学式或者文学式的传统文化教育,甚或“跪着读经”。

除了拓展思政课程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相关知识内容外,地方高校更要利用好身边的文化资源,着重挖掘、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区域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三明的客家文化、朱子文化,莆田的妈祖文化、蔡襄文化,泉州的港口文化,龙岩的红色文化……而不需要言必称孔孟老庄、学必称四书五经、文必称诗词歌赋。用身边的文化、现实的文化、具体的文化来教育学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弥补师资的不足;在学生形成认知和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进一步契合地方高校地方性的办学定位。

近年来,由于“国学热”、“民国教育热”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教育出现了不少的偏差。就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学生在其基础教育阶段并没有过多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也不在于培养专门的国学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精选教学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精确到思想品格养成教育和人文素养提高教育上进一步精确到对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上,进一步精确到帮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上 

三、地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途径

(一)开设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不要单独设课,这在学界是颇有争议的。就地方高校而言,更适合单独设课,而不是强行地融入专业课程中。

一方面,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学科重心是理工学科,而理工学科的原理、方法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有较大的区别。“李约瑟难题”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之间存在某种隔阂。部分所谓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的自吹自擂不免于“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而不是科学、辩证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更谈不上继承、扬弃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然可以提供价值理性上的思考,但强行融合理工学科课程和传统文化内容,有可能弱化理工学科天然具有的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也违背了高等教育知识分工的基本原则,弱化了学科教育的专业化。

另一方面,教育部在2014年就提出“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地方高校长期没有单独开设历史、古代汉语等课程,特别是理工科学生高中阶段就鲜于学习历史课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是比较有限的。而要理解传统文化,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认知,章学诚更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一代之历史则有其一代之文化,亦有其一代的器物,这才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居中国而言中国,预测将来的进步,自必先了解既往的情形”。因此,地方高校在能够提供的相关公共课程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在培养方案上设置必修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等相关课程,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层面做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从近年来各种历史剧、古装剧的流行来看,学生对历史是有很强的兴趣的,但一些文学、影视作品所传递的历史观却仍然是“才子佳人后花园”和“帝王将相的家谱”。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就不能正确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奋斗之路、复兴之路,也就难以树立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相反的,古装剧在大学校园的大肆流行也从侧面反映了历史教育的缺失,这是我们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给予正视的。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华传统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地方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需要特别给予重视的,毕竟在地方高校实行的不是哲学式的、或文学式的文化教育,而是要使传统文化教育从知识层面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外显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地方高校学生人格修养实践的主要环节。丰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互动。学生通过调研、社会服务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也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之进一步内化和外显。更进一步说,依托具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升活动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有效地避免目前高校学生活动中的“贵族化”、“娱乐化”倾向。

事实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并不一定要另外组织什么实践活动,学生的刻苦学习本身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也是重要实践。陈宝生提出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刻苦勤学,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论语》开篇就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学生应当以学习为常识、任务,格物致知、以学广才,在此基础上修身律己、掌握科学知识技能,从而实现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种勤劳坚韧的实践行动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现实品德吗?事实上,许多大学的校训、楼栋的命名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激励大学生砥砺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不少高校对校训等的解释更类似于训诂索引,以典籍来增加校训的分量,而不在于阐发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和激励意义,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地方高校要为中小学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师资

对于有师范教育专业的地方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师范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师范生的人格修养和师德师风,同时还要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我国古代对“师范”一词的论述,就“在师范教育上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师资的需要,也含有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都提到了缺乏师资的问题。不少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都是由语文、美术、音乐等相关课程的老师代为负责,但由于学科知识的局限性,很难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整体的认识,而由于师资的缺乏,其课程的实施也就参差不齐,难以为继。因此教育部也特别提到“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地方高校一方面可以在小学教育阶段适当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传统的汉语言师范专业进行适度改造,使之成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地方高校在师资培育上要有所作为,也必然大有可为。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地方高校在强调应用技术的同时、强调创新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学校的地方性、应用型的发展定位,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地方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创新,从而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职能。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