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11a线路检测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深刻认识和把握大历史观的哲学意蕴(学苑论衡)

发布时间:2022-04-21动态浏览次数:38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历史观是正确看待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观,是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思想方法,有着深刻哲学意蕴。深刻认识和把握大历史观的哲学意蕴,有助于保持历史清醒、强化历史自觉、增加历史自信,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和当今世界发展大势。

大历史观是正确看待和推动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大历史观坚持用唯物史观理解历史,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看待历史,坚持用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历史发展进步,是正确看待和推动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观。

  用唯物史观理解历史。唯物史观为理解人类历史进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哲学史上,有人将历史视为个别杰出人物主导的进程,有人则把历史进步看作是“普遍理性”的产物,还有人诉诸纯粹的偶然性,等等。这些都属于唯心史观,难以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也就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历史。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指出:“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制约着他们的一定环境中,是在既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尽管其他的条件——政治的和思想的——对于经济条件有很大的影响,但经济条件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于全部发展进程并唯一能使我们理解这个发展进程的红线”。唯物史观认为,无论历史看起来多么杂乱无章,但在本质上无非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历史发展规律就存在于人类劳动实践能力的提升过程之中。坚持唯物史观,就能够从本质上理解人类历史,从大历史观的高度把握历史进程。

  用唯物辩证法看待历史。坚持大历史观,需要用唯物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是用具体历史的观点看待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正是基于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二是用客观全面的观点看待历史。通过深入研究和比较鉴别史料,深入探究历史矛盾运动的规律。三是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和把握历史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系统观念”、“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重要思想,都是运用大历史观观察事物和把握问题的典范,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

  用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历史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大历史观不仅为正确看待和理解历史提供了科学指导,而且彰显了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历史主动精神,为推动历史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力量。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面对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不断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充分彰显了大历史观和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伟力。

坚持大历史观是准确把握历史发展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运动会经历许多反反复复的此消彼长,呈现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因而历史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惟有坚持大历史观,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坚持大历史观,才能科学把握历史发展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源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往往会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二重性质。一方面,人类力求在不确定的历史境遇中追寻确定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人类对确定目标的追求活动,也会受到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秉持大历史观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既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就能更好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发展进步大潮滚滚向前,世界经济时有波折起伏,但各国走向开放、走向融合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对历史发展中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集中体现了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和从细微处洞察事物变化的辩证统一,彰显了坚持大历史观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的高度历史清醒和历史自觉。

  坚持大历史观,才能科学把握历史发展中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人类实践活动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人的认识能力必须通过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渐接近客观真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实践和认识越深入,就越接近对必然性的把握,这是一个向着“自由王国”不断迈进的过程。历史日益从区域史、国别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潮流所向,这是我们党坚持运用大历史观分析把握当今时代得出的科学认识和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正是基于对时代发展进程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指明了正确航向。

坚持大历史观是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用大历史观考察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坚持大历史观,能够为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提供方法论指导。

  坚持大历史观,有助于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科学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引领历史潮流。从大历史观的高度看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就能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既不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在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中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以大历史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顽强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用大历史观从战略上把握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为解决现实问题、规划未来发展擘画科学战略规划。新的征程上,作出准确战略判断和科学战略谋划,必须坚持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分清主流与支流,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利与弊,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1日 07 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