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9月,在金秋丰收的季节,三明学院科研工作捷报频传,喜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3项,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立项4项,立项数创历史新高,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为扩大学校科研工作的影响力,增强科研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即日起,党委宣传部将陆续推出“科研风采”系列报道。
勤耕不辍“气”自接
——记我校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获得者郑顺婷
不久前,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师郑顺婷主持的《闽台方志中清代台湾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1662-1885)》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当身边同事问起她立项成功的秘诀时,她总是谦虚地答道:“运气,运气。”她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又为什么这么有运气?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她,了解她。
深耕专业,接有“静气”
如果你见到郑顺婷,你可能会被她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气质所吸引;深入交流,你更会被她渊博的学识,智慧的灵气所折服。她的灵气源自于她十几年如一日深耕不辍的“静气”。
十六年前,当郑顺婷就读研究生时,导师就告诉她,做研究是一个寂寞的过程,要耐得住,要有“静气”。她谨遵老师的教诲,十几年来,勤恳踏实,立足专业,不断深耕挖掘。对于她来说,研究的过程是寂寞的,但也是快乐的,因为她选择的是自己热爱的古代文学。在研究生阶段,她便开始在本科学报上发表论文,并以优秀的毕业论文完成了学业。十三年前,当走进三明学院后,她深知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教学之外的科研一点不敢懈怠。教学之余,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在思考、资料的检索以及写作上。周末、节假日和晚上便成了她开展科研的黄金时间,十三年如一日,乐此不疲。她以宁静的内心执着于自己的专业追求,不为外界纷扰,心静,果然豁然开朗。
俗话说:天道酬勤,机遇从来都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郑顺婷深信这句话,常用这句话时刻提醒着自己,让自己时刻为到来的机遇作好最充分的准备。她认为,只有在科研的道路上平心静气,不骄不躁,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对于这次国家社科课题的立项,她的经验就是研究不仅要有“静气”之下的成果积累,更要能接“地气”。她认为国家社科的选题既要体现国家战略需要与政策导向性,又要体现个人研究志趣与以往研究成果的支撑作用。这次被获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她就是从国家战略出发结合自己自身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个人前期的研究成果来申请立项的。她认为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进一步了解台湾、研究台湾文学也是统一祖国的需要。从闽台方志出发对台湾文学史料进行整理、解读和深入研究,揭示台湾地区与大陆在国家、民族、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同根同源,有利于增强台湾同胞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时代需求与研究积累的完美交融,促成了选题的完成。
目前,她共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教育厅社科A类项目1项、市社科项目5项。或许大家会感叹郑顺婷的科研道路似乎太顺坦,省社科、国家社科都是一次就通过获批。其实,她的顺坦,源自于她对科研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她的硕果来源于冷静锐利的思考与坚持百折不挠的“静气”。
以生为本,很接“人气”
十三年前,郑顺婷怀着对教育的热爱,怀着为人师者的梦想,毅然投身到神圣的教育事业中。从教以来,她的脑海中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问题:我该如何围绕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是基础,是前提。郑顺婷明白要想传好道,必须做到有道可传。有道可传并非一日之功,只有广博群书,阅历无数,方有可能。所以,她一有空闲就会扎到书堆中。有时为了弄清文学中一个词的意思,她可能会翻阅图书馆的所有资料,查遍网络上所有文献,只为了在课堂上能够向学生精准诠释。正是她孜孜不倦的钻研,这才有了上至夏商西周,下至明朝晚清,从诗词歌赋到元曲小说,都能侃侃而谈的她。也正因她自己的努力,令她收获了无数学生“粉丝”。
她坚定地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她从课程改革入手,从校级教学改革到省级课程建设,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使课程教学“有的放矢”。她先后主持省级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1门(《中国古代文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课程思政项目1项。每当看到学生求学若渴的眼神,她恨不得将“十八般武艺”倾囊相授,使学生掌握各类武功秘籍。她说:“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
如果学生向她寻求帮助,她总是笑脸相迎,耐心细致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她的同事林琳这样评价她:“每一次一谈到学生,她的眼里总泛着一种光”。也正是因为她对学生的热爱,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有困难喜欢寻求她的帮助,在生活中有困难也喜欢找她帮忙。2019级汉语言文学陈蓓滢说到:“郑老师既可做我们学习渊海中的‘照明塔’,亦可做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标’,她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是的,这就是郑顺婷。靠着“运气”加之勤耕不辍的“接气”努力,她在自己所深爱的文学道路,在自己所热爱的教育岗位,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用自己强有力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职业精彩。
(作者系宣传部特约通讯员 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