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领域的耕耘者
——记我校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者余达忠
余达忠,文化传播学院教授,《三明学院》校报常务副主编,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评审专家、福建省社科成果奖评委。主要从事人类学、地方文化、民族文学等领域学术研究。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20多篇专业论文,出版学术专著9部,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三等奖、贵州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
2020年9月,他主持的《资源·市场·社会重构:明清时期黔湘桂边区族群关系研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这是他第二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我校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添上了浓重一笔。
项目申报成功的喜讯传来,余达忠教授难掩激动。作为第二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专家,他身上有着许多可学习、可点赞的地方。
“研究这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关键是走好每一步。”简练的谈吐间透露出他谦逊严谨的处事风格。
不负韶华,成就自我事业梦
“我喜欢这个领域,当自己投入进去后我发现越干越有劲头。”谈到正在进行的人类学研究,余达忠教授表现出极大的兴致,用痴迷来形容他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一点都不过。白天忙行政、教学工作,主要是晚上和节假日“挤”出时间来做研究。30年来,他的所有假期几乎都是在人类学田野中度过的,是在行走中,在与乡村的美丽邂逅中度过的。在乡村行走,在田野行走,几乎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坚持周末、寒暑假都去他喜爱的乡村看看,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看看那里的文化符号,这样才能还原地方文化最原始的要表达的信息,对于别人来说几乎是耗财耗力的事情,他却一直乐此不疲。西部黔湘桂边界区域和闽粤赣边界区域,就是他几十年来一直深耕的人类学田野。
正是人类学田野的持续行走,他才获得观察和思考“地方”的独特视角,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学术空间。天道酬勤,通过不断积累与突破,在民族学领域,他已经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他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侗学研究最有影响的40位学者之一;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项目3项等多项研究项目。
春风化雨,点亮学子成才梦
余达忠教授是三明学院第三届卓越教学奖获得者,是几十年如一日耕于讲台的辛勤园丁。
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余达忠一直秉持这一教育理念——教师的使命主要不是向学生讲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主体,也不是主导,而是一个引导者,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引导者。“同学们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余达忠的课堂上常常听到这些话。课堂中,他乐于挖掘学科知识的内涵,在轻松活跃的师徒问答中引领学生层层深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感悟人文思想,获得和观念上的启示。学生说,在他的课上,你能很自然的获取知识,在课外还能自觉地去查阅书籍,学会在课堂外进行延伸。
简短的采访,笔者收获的不仅是上述简短而不足以表达全部内涵的文字,更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人类学专家的优秀品质、人生态度和治学精神,或许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不忘初心研学问,春风化雨助成才”。几十年来,余达忠不负韶华,在治学与育人的坚守中,抒写了一名学者和人师的炫美篇章。
(党委宣传部特约通讯员 陈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