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11a线路检测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搜索 导航

【聚焦党代会 讲明院故事】三明学院文化育人工作侧记

时间:2021-03-15浏览:725

  

坚持以文化人  培养时代新人

——三明学院文化育人工作侧记

美丽明院,有动人故事。故事之端,终是文化传承。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三明学院紧紧围绕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断加强百余年办学历史的挖掘与传承,不断完善文化工作格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载体,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人、凝心聚魂,三明学院故事愈发动人,形象日益凸显,声音愈加响亮,精神和文化内涵更加深入人心,为创建一流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文化支撑。

坚持立德树人  熔铸文化之魂

一直有一面旗帜领航聚力。

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铸魂育人,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伟大的思想引领人,用先进的文化凝聚人,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探索取得新突破,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取得新提升。

制定出台《三明学院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三明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三明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建设实施方案》等推进铸魂育人。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推进育人力建设。实施构建以“三明三康”为主要内容的分层分类一体化引领体系。传承弘扬“苏区精神”“致用基因”“三杆教育”, 持续开展“尊师爱生月”“教学相长月”“科研推进月”“校风提升月”“党建引领月”等五个主题月活动,师生教育精准发力,为打造“三区”高校“三全育人”样板奠定基础,成功入选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建设单位。

  

思政教育不断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创新,用“活名片”创新思政教育“新配方”,形成地方红色文化进思政课堂和先进模范、校领导、优秀校友上上思政课品牌,建立起了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和大学生们交往交心交流,在一次次近距离交流中,优秀人物用自身经历和知识储备感染学生,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思政课,更是文化校园新景观,带给我们思政教育新气象。

丰富育人内涵  彰显文化精神

一直有一种精神传承弘扬。

“万寿岩高,沙溪河长,闽师源头活水流淌,年轻的我们起风帆,让青春闪耀光芒。”每逢学校重要庆典活动,齐唱校歌《起航》已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伴随着激昂旋律一次次响起的,是积淀于每一位师生人心中的“使命”意识。

学校坚持以校史资源、符号文化、文化活动等为载体,在传承历史文脉基础上,融合地方文化、挖掘校史资源,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与现代大学精神,提炼出新校训“明德明理明志”, 使“明德致善、明理致用、明志致远”成为我校师生坦荡做人、乐学勤业、成长成才的行事准则。通过开展三明学院十年本科、百年办学系列纪念等活动,梳理百年历史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使得具有校特质的大学精神更加清晰和明朗。

秉承百年闽师之源的天然基因,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古籍收藏、修复和研究等方面主动担当使命,积极创新作为。为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2017年在学校图书馆建立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首家地市级古籍修复站,开启了福建省构建和完善“国家--市三级架构”的古籍保护体系序幕。全闽师范学堂”遗存百年古籍与民国文献得以原生性保护和抢救性修复,近120年办学历史遗珍的古籍得到有效守护。

  

积极推进校园视觉形象和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形成具有三明学院特点的形象标识体系。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创作“文明与精神史诗”“朱熹讲学”“风展红旗如画”等群雕,人文校园彰显地域特色和大学风格;开展楼栋、走廊、宿舍文化建设,营造了清新雅致的人文气息和健康和谐的育人工作氛围;建有“桂花园”“紫荆园”等校园绿化项目,续加强提升校园绿化率,建有“防腐木步道”“荷花池中心公园”等景观工程,打造“花园式校园”的校园文化景观。建有致用书苑、典籍博物馆、林则徐禁毒室等场地,完成“科技行知”天桥建设,积极推进集体育运动、便民服务、文化娱乐、艺术展览为一体的文体中心建设,通过美化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满足师生们对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幸福校园的追求。

浓郁育人氛围  融汇文化能量

一直有一脉文化丰盈你我。

加强价值引领,深化内涵建设,让核心价值成为引领发展、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典型示范和实践养成,以学雷锋志愿服务、“校训代言人”“我们的节日”“书香校园”“绿色教育”“致用讲坛”、古籍保护开发、“智哺行动”“三明三康”青春行动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育新时代文化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风展红旗如画”“弘扬五四爱国精神”“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依托重大事件激发爱国情怀,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始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当中。

  

通过文明创建,激发了师生干事创业热情,调动了师生爱校荣校意识,净化了全校风清气正政治生态,醇厚了全校昂扬向上精神风貌,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近年来,学校荣登2019年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200强,再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第二届福建省高校文明校园,入选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建设高校、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培育院校;获全省首批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教师)工作室、省学校团干名师工作室建设试点彰显人文关怀与大学格调,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爱校情愫、爱院情结。

  

强化传播体系 坚定文化自信

一直有一种声音唱响自信。

明院故事,传播明院声音,坚定明院自信。

长期以来,学校宣传工作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坚持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紧扣学校“讲政治、爱师生、强三力、创硕校”中心工作,通过主动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与形式,围绕学校党建思政、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内容,大力宣传先进做法和经验成效,有力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与社会影响力。创建地方一流应用大学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舆论支持。

  

五年来,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媒体报道省级媒体报道1500余篇,形成以官网、官微为主体,三明学院视频号、三明学院团委为两翼的新媒体工作格局。学校官微拥有近3万粉丝,日前,《中国教育报》编辑部对在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方面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了表彰,我校被授予“教育新闻宣传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学校在《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刊发新闻370余条,尤其,围绕四个创硕点学院,组织策划《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三明日报》《三明新周报》专题宣传,并将11个二级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在《三明新周报》上专版宣传,为学校“创应用强校,育致用大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创新活动品牌  提升文化育人实效

一直有一种风尚激励你我。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探索建设具有明院特色的文化育人品牌。紧密贴合专业特点,全面推动项目化运作,校园文化活动“一院一品”工作卓有成效。积极为青年学子搭建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在活动中注重将校园文化与育致用大才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经世致用、自强致胜的校园精神。师生团队获得美国IDEA国际工业设计大奖、摘得具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奖”;学生团队蝉联2017、2018两年世界机器人大赛无差别2v2格斗项目总冠军。多次获得显示度较高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首次获得“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入围全国赛,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国、省“互联网+”大赛获奖26项;2017年作为驻厦门高校外的唯一获邀高校,精心选派51名学子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志愿服务,得到广泛好评。

近五年来共组建多支队伍,学生以各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连续四年获得全国暑期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单位”,6支团队9名师生受团省委表彰;“绿水青山美丽三明”实践队获得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河小禹”实践队获省第三届“母亲河奖”绿色项目奖、“红色传承,福建如你”实践团队获2019省暑期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追昔溯源,抚今致远。三明学院人始终坚守着教育的责任与担当。始终没有忘记来时路,深切回顾百年办学历史,精心举办纪念福建省立师范迁址永安暨推进新时代师范教育研讨会,系统梳理师范教育的办学源流和文化脉络。始终没有忘记教育魂,深刻总结百年闽师经验和三杆教育精神,深度挖掘百年致用文化的育人价值。始终没有忘记强校志,深入推动应用办学改革,弘扬践行经世致用、自强致胜”办学基因,持续推动创应用强校,育致用大才的价值追求形成广泛共识

从乌石山下到永安文庙,从燕江之滨到沙溪河畔,走过一百一十多年的历史,三明学院植根于一区三地的红色三明,占据着林深水美人长寿绿色三明的天然禀赋,传承着客家文化、闽学文化与城市文明的人文血脉,奋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将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再立昂扬斗志,再展务实作风,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

(三明学院党委宣传部特约通讯员  王婷/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