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11a线路检测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中国教育在线】“以乐之名,让爱有声”——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赴永安民族中心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0-07-30
阅读人次: 203

 中国教育在线讯 7月8日至7月16日,由三明学院团委主办,教育与音乐学院承办的“以乐之名,让爱有声”音乐梦想课堂在永安市青水民族中心小学开课,为140多名永安畲乡的留守儿童带去声乐、舞蹈、手工等特色培训课程,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音乐体验中收获希望和梦想。

“音”材施教,“乐”在其中

为了充分满足学生们的兴趣要求,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团队在准备阶段多次修改、完善实践方案,设置了舞蹈、乐理、朗诵、合唱、音乐鉴赏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充分发挥自身所长,组织学生制作手工乐器,通过动手活动和乐器体验来与学生对话。运用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教学生演唱正能量歌曲,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同时,实践团队在教学中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通过播放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电影,对孩子们进行精神上的引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队员们与孩子们建立了深深的情感羁绊。在此过程中虽然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是教育与音乐学院与海峡理工学院队员们团结协作,各自分工,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与当地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相互都得到了成长。

“音”以为荣,“乐”发精彩

  青水畲乡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实践队成员均为音乐专业学生,对地方民族音乐有着极大地兴趣。他们主动提出要体验当地的特色傀儡戏,积极向村民们了解傀儡戏的发展历史与相关知识,体会民族文化的精神传承。当地村民邀请队员们一同观赏地方傀儡戏故事曲目。在体验和学习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畲乡清水的村民们将当地的傀儡戏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使得内容更加的符合当代的审美风格,符合时代的发展。除此之外,实践队员们还主动的学习当地打击乐器扬琴、七星鼓、椰胡等,了解当地音乐特点,感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段,从中了解到保护和传承这些少数民族乐器和文化的重要性。

“音”为有爱,“乐”动未来

在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即将结束之一,实践队带领当地留守儿童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汇报演出,并邀请当地居民现场观看,充分展示出本次活动的教学成果。长笛独奏《渔舟唱晚》给当地村民带来西方管乐的和谐之美;队员用畲语编排合唱《迎客歌》,体现了实践团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喜爱;通过对《冬眠》等现代舞蹈作品的演绎,让大家感受到流行现代的舞蹈魅力;合唱歌曲《亲爱的旅人啊》把此次实践活动的教学成果展现的淋漓尽致,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让现场的观众感受到音乐艺术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乐之名,让爱有声”音乐梦想课堂让更多山区留守儿童平等地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和美好。这是教育与音乐学院“一路阳光”教育关爱活动的一个缩影。在未来“一路阳光社会实践队”还将走进常口、岩前等地,为更多的留守儿童开启音乐梦想,为当地基础教育增光添彩。

 (中国教育在线 2020年7月21日)

 链接地址:http://www.eol.cn/fujian/campus/202007/t20200721_1739446.shtml

SMCSEM      smcsem.weibo.com

版权所有:教育与音乐学院(闽ICP备09009580号)

地 址: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荆东路25号 邮 编:365004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