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明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老区苏区地方高校要以振兴老区苏区为己任,紧紧扎根老区苏区办教育,坚持办老区苏区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方面要以育人为中心,不断提高育人能力,高扬立德树人的主旋律,培育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浓郁、奋斗精神顽强的高素质人才,为老区苏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另一方面要立足地方,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办学历史方位中坚守初心使命,提升教育服务老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推进老区苏区振兴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新的力量。
构建办学育人“四梁八柱”
老区苏区地方高校要强化党建的治理引领,紧紧围绕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任务和新使命,结合自身优势全面提升育人能力,完善校园治理,释放活力与潜能。
首先,在确保办学方向不偏航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高校章程的治理功能。老区苏区地方高校围绕学校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重置办学育人的目标价值、框架体系和构成要素,重构与转型发展相匹配、相适应的大学章程管理育人新生态,同时要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加快统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等四梁八柱改革,有效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次,全面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机制,推动党建引领与校园育人体系完善相融合。要结合地处老区苏区的实际校情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推动形成全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促进思政育人、教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协同配合,做到思想塑造、价值引领和能力养成相辅相成。
赋能地方校地合作双赢
紧密对接老区苏区区域经济发展,融入老区苏区地方文化知识谱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地方高校侧重于为老区苏区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且能在各行业领域直接发挥作用的一线人才、基础人才、产业人才、双创人才。因此,老区苏区地方高校要致力于促进老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上始终强调坚持、彰显和发挥老区苏区的地方性。只有从老区苏区的历史传统、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等各种实践中,找准人才培养的需求面向、产业指向和问题导向,老区苏区地方高校才能坚守办学育人的初心使命,找到破解新时代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同质化问题的方法,从而最终收获社会对于高校地方性人才培养路径的认同感和对人才培养成果的认可度。
融入地方协同育人,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能力。老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作支撑。地方高校扎根老区苏区,通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能够弥补区域劣势和资源不足等办学不利条件,形成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地方高校协同育人体系的特色优势形成后,还能吸引并汇聚相关人才,进一步增强高校的育人能力,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传承革命文化造就时代新人
老区苏区地方高校要利用好老区苏区红色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发挥革命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涵化和引领作用。地方高校地处革命发生地、中央苏区核心区等区位,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继承红色传家宝、亲近红色基因库,在传承革命传统、革命理想、革命信念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最独特最显著的关键性资源。
地方高校要不断挖掘老区苏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并转化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鲜明特色和优质品牌,将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真正融入自身转型发展的长期办学育人实践之中。要坚持把红色文化优质资源导入办学理念,融入全方位育人过程,嵌入老区苏区主导支柱产业,推动老区苏区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等各种先进文化入社会、入校园、入课堂、入教材、入实践、入科研、入“双创”,引导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感悟初心和砥砺使命,营造“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环境,真正造就一大批堪当中华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赵平喜)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7月10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探索
链接网址: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7/10/content_62660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