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备课会,以学生的角色带入,认真聆听每一位老师的讲授,感受深刻,也学习到很多”“如何引起学生共鸣,运用理论解答现实热点,同时做好课程思政教研,集体备课会给了大家很好的解答”“思政课解决社会认识,心理课解决个人认识,集体备课中的学习与探讨,不论是在思政课还是心理课上都值得践行”……近日,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每月一次的集体备课会如期开展,校党委书记兰明尚应邀参加。
集体备课会采用专题说课、教师互评的方式开展,通过不同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优化课程内容和设计,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今年暑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备课为先导,多措并举,不断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
多形式、接地气,在“内容新”上做文章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青年学生从网络上接收各类形式多样、视觉冲击力强的导向信息,如何引导大学生在纷呈复杂的网络资讯中去糟泊、取精华,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显得刻不容缓。在不断的探讨与总结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得出自己的答案——思政课要转变课程教育“打开方式”,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既延伸网络热点、贴近学生,又创新课程呈现形式。为此,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击要害,从增强思政课的启发性和感染力出发,对思政课的内容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打造精品课件、精品教案,建立典型教学案例、中国故事、重难点问题解析、微课视频等精品资源库,凝聚智慧结晶,实现资源共享,为思政教师备课提供丰富、优质的资源,让思政课变得既“富含营养”又“有滋有味”。
“道理讲明白、说透彻、入人心才能展现思政课的理论魅力!”兰明尚书记如是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但万变不离其宗,打仗以打胜仗为目的,讲课则是以学生学懂会用为目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向,把时政热点、社会现象、价值观引导、理想信念树立融在一起,丰富内容,贴近学生,提升课堂吸引力和实效性,让思政课实现从“点名课”到“网红课”转变。
聚智慧、促提升,在“方法新”上深研究
思政课教学要重新定义课程的“编程方式”,从备课这一源头上深入研究,提高思政课的“回头率”和“点击率”。马克思主义学院采取假期封闭式集体备课和每月集体备课的方式,形成多元化、常态化备课机制,全力“追本溯源”。
在集体备课中,思政教师们以说课互评的形式,紧抓思政导向、深入研讨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链”、提升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打磨形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程各个专题,推动思政课先“活起来”,再“火起来”。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喜爱才能以更好地传道受业解惑。为了让思政课更“投其所好”,在传统集体备课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跨专业的优秀教师、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思政辅导员等参与备课互评,旨在吸收教学能手的授课方式、把握学生心理导向、了解学生思想和现实需求,全员协同、多线并进,推进思政课改革进程。
多阶段、一体化,在“形式新”上求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教育应该贯穿始终。下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方式,对接小学、初中、高中学校,设计一体化课程,同步调、齐步走,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中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我们打算与结对的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手拉手备课’的创新方式,走出校园、跨越省界、校界,打造更大范围的协同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邹晓芟高位布局、创新思路,规划着三明学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蓝图。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思政课对于当代青年思想培育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要相信我们有能力办好思政课,从主题、内容、形式上的创新来看,我们的创新机制完全有能力支撑我们办好思政课。在未来,我们也应该强化科研能力和水平,为办好思政‘金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兰明尚书记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集体备课会上一席话,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前线人员”打了一针强心剂。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上下足功夫、谋求作为,不断丰富课堂营养、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程魅力,让思政课在学生心中扎根,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廖梦晴、胡淑敏/文 吴爱娣/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