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翠微泽福队前往尤溪、泰宁等地发掘散落在客家地区的“福”文化资源,实地考察“福”文化在客家地区的融入发展情况,感悟“福”文化与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践队第一站来到三明市尤溪县朱子文化园,作为朱熹的诞育地,尤溪县朱子文化园闽西地区最具文化代表性的建筑群之一,朱子文化园中蕴含了大量的“福”元素,实践队员漫步其间,从中找寻千百年来“福”文化融汇于客家人民生活的痕迹。
实践队第二站探访了尤溪县经通古建筑群,这里保留了大量客家人民的生产生活遗迹,墙面上零碎的“福”纸、壁龛上供奉的“福”字,透露出岁月的斑驳,诉说着“福”文化在闽西客家地区的辉煌,深深打动了实践队。
实践队员何智斌感慨道:“客家人对“福”的独特理解与追求,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包含了对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实践队的最后一站来到泰宁县明清园百福馆,作为全国首家明清“福”文化主题“百福馆”,展馆深入挖掘“福”文化元素,收藏整理明、清两代福箱、福匾、福秤、福字画、福屏风等藏品百余件,打造一整座生动丰富福文化元素产业园。在这里,实践队员们被展馆中收藏的琳琅满目的“福”文化展品深深吸引,亲身体验“福”字拓印等非遗传承“福”文化产业,并开展问卷调查,探究“福”文化产业对“福”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创新运用与活化发展。
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实践队员认为,要想更好发挥“福”文化在闽西客家文化当中的创新发展与活化应用效能,应通过突出宣传推广,着力凸显文化旅游核心功能、培养文化传承人才、加强数字技术融合等多种方式,通过“福”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增加闽西地区地方收入,赋能乡村振兴。
“经过深入的学习实践,我感受到八闽人民孜孜求福的历史,认识到“福”是中国人共同追求的人生目标之一。我们将从展馆走向生活,继续探访和了解更多的八闽大地的福文化元素,将“福”文化深刻内涵推介给更多的人,带大家感受传统文化,一起接纳福气,接续奋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实践队员迪丽阿热姆·亚森说道。
经过千百年的奋斗发展,“福”文化早已深深融入闽西客家人民的血液当中,发掘“福”文化元素,让散布在日常生活中、分布于八闽大地上的“福”文化遗产都“活”起来,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必要之举,也是闽西客家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廖宇航/供稿 李雅琪/校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