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动员青年学生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团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乡镇,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宣讲对象,坚持以小见大,用小故事诠释宣讲“大力量”,传播峥嵘岁月中的延安故事,弘扬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灵魂洗礼和思想教育。
小故事“浅显化”——用“家常话”让群众听得懂
“下回呀,跟你们领导说,再加四个人,来个八抬大轿,又体面,又威风。要是还有人,再来几个鸣锣开道的,派几个摇旗呐喊的。”三明学院明德楼里,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员周诗语正讲述着毛泽东同志当年告诫大家“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时的场景。
自宣讲活动开展以来,宣讲团精心挑选8位延安人物的24则小故事,以人物为线索前往学生社团、校外社区等地开展主题宣讲,“我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犯了错误就立即改正”“要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宣讲员们用“家常话”绘声绘色地讲述小故事,使在场群众全神贯注,深刻体会到延安精神的精髓,接受了一场红色的心灵洗礼。
小故事“本土化”——用“特色化”让群众坐得住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在宁化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团宣讲员们通过馆内文物、实物、图片、视频和实景,深入了解长征出发时那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通过直观生动的参观学习,宣讲员们不仅更加全面了解三明的红色历史,更透过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加深对延安精神的认识。
带着宁化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中的收获,宣讲员们创新性地将延安精神与革命老区、苏区精神相结合,精心准备宣讲讲义。从“红色粮仓”宁化人民竭尽全力为红军提供的“千担纸、万担粮”,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军民鱼水情,融入三明特色、贴近三明实际的延安精神宣讲,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
“今天的宣讲让我真正明白了党的精神谱系哪怕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方面,也是一脉相承的,我相信,经过今天的宣讲,这些精神已经深深镌刻在了我们党的每一位党员心里。”一位学生党员在宣讲结束后如是说。
小故事“趣味化”——用“动手画”让群众记得牢
在福建省三明市六路社区的党建活动室里,小朋友们正在宣讲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展彩绘活动,用彩笔将刚刚听到的周总理延安小故事呈现在纸上,将满满的家国情怀转化为色彩斑斓的画面。
当宣讲员问起小朋友们手中的画作时,其中一位小朋友这样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理想:“周爷爷他们用纺车做衣服,但我外婆用这个(画中的纺织机)给我做衣服,我长大了也要做衣服,我想所有人都能穿上衣服。”
“我现在知道啦,任何人都不可以铺张浪费,哪怕是一根铅笔!”这是活动结束后,社区的一位孩子与来接她的母亲说的第一句话。从孩子简单朴素的话语中,宣讲员和志愿者感受到了青少年儿童那份纯净而坚定的爱国之情。
宣讲团指导老师、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魏秀兰表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大学生宣讲员用铿锵的声音、激昂的热情、深情的演绎,带领大家走进那段峥嵘岁月,用一个个“小故事”感染着不同场域的每一位听众, 是他们以实际行动弘扬延安精神、贡献青春力量的真实写照。”
据悉,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团已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宣讲团自2022年10月成立以来,坚持以青年为主体,坚持以小见大,先后赴学校、社区、乡镇等地,开展集中宣讲25场次、分散宣讲10余场,覆盖1200余人次。事迹先后被福建高校思政网、三明电视台等平台报道,努力做到让主题宣讲有滋有味、入脑入心,真正起到让广大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灵魂洗礼和思想教育的良好作用。
(魏秀兰、邓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