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11a线路检测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优秀校友述学风(二)|郑祥渊
发布时间:2023-11-22   动态浏览次数:146

三明市科协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主任、三明学院1987级中文专业校友   郑祥渊

 

【问题一:请您回忆一下当年考取三明学院的过程,其中是否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故事?

我参加高考是八十年代,那时恰逢改革开放春风吹得正劲,发展教育健足在阔步前行。1987年,我入学之校是三明学院的前身,叫三明师范专科学校,简称三明师专。

于我而言,这所大学与我及我的亲人们有着不解之缘。我到来之前,已有大伯的一位孙子郑成骠和伯母娘家的一位侄孙张春阶从此校毕业,走上教学岗位,奉献在三尺讲台,成为众多学子艳羡且崇敬的偶像——人民教师。谈及教师,恰逢我报志愿之际,还有两位兄长,即三哥郑祥衔已在县城中学教书、九哥郑祥洋已以硕士身份留在福建农学院任讲师。九哥那时还是村里乃至全乡唯一硕士。小时候,我与大多数农村孩子的理想一样既质朴又崇高,就是长大后当老师或科学家。故而,我满怀憧憬地踏入这座心中向往美好的“象牙塔”。

要知道,读书是山沟沟里的孩子唯一的出路。当时,只要考上中专就能成为农转非的国家干部,更不用说是成为一位专科的大学生了。作为戴云山麓海拔千米僻壤偏村的农民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实现“脱去草鞋穿皮鞋”的人生巨变,那个开心之情与幸福之感是难以言表的。如今,我家乡东佳村是闽中远近闻名的“高知村”,大学生不下200人,博士硕士超过30人,平均百人有1位博士,五十人有1位硕士,可在八十年代村里中专以上也就区区10来人,其中不少是从三明学院走向社会的。在那个实施精英教育升学率极低的年代,三明师专是三明地区最高学府,是众多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高校。如今,三明学院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放眼祖国各条战线默默奉献的人才,许多是从这学校里走出来,有更多的人才是我们广大校友数十年如一日站在三尺讲台上精心培养的结果。当年,漫步环翠宽阔的荆东校园操场,得知这里是刚迁榕城的福建农学院原总部,九哥告诉我,他本科最初两年即在此上学,我的心儿对这座校园更是莫名地增添了几分亲切。在我毕业三年后,他成了我家乡大田县土生土长的首位留美博士。他们每一位都成了我成长的标杆,激励我刻苦努力拼搏奋进。

我与三明学院的深厚情缘,既因众多亲人在这里得到过知识的洗礼,从中如磁石一般吸引着我,又因荆东这座校园在我到来前曾徘徊过兄长的身影,浮动着兄长的气息,而情动于中,有感于心。

 

【问题二:您当年为什么选择所学的专业?

在学校里,我就读的是中文系。因何选择中文专业,这是受满腹经纶的清末秀才外祖父廖凤翔常言“文章华国,诗礼传家”,以及擅长创作的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哥郑祥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理念所影响。他们的言行耳濡目染着我的童年,在他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我对所报的中文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我与中文结缘,还有个奇巧的经历。我高中是在位于乡下离家近的一所完中里读的。当时,全县就一中教学质量较优质,其它学校都较一般,考上大中专的凤毛麟角,尤其理科更是难如登天。俗语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因高一时,我是年段第一的“三好生”,上高二文理分班前,校领导班子专门为我这“一号种子”开会研究,共同意见是建议我读文科,但自己因一时心理的逆反走进了理科班,他们也尊重我的选择,结果有一次物理单元考居然达不到及格线,我这个当学习委员的脸上挂不住了,开始怀疑自己选择的正确性。到了高三开学一个月后,我思前想后心中忐忑,渐感理科前程渺茫,于是鬼使神差地向老师提出转入文科班。高考成绩出炉,因2分之差与本科无缘,三明师专是本区域内最高学府,自然成了不二之选。再想到手握笔杆子的文化战士鲁讯以笔为枪,救赎国民灵魂,鼓舞大众,推动救亡图存,更坚定了自己学文的梦想,倾心于文的我,就顺理成章地选择了中文系。

 

【问题三:大学您最喜欢/对您影响最大的老师/同学是谁?为什么?

三明学院的每一位老师,我都很敬爱,不仅仅是喜欢。在印象中,他们都是正能量满满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相对来讲,给我后来人生产生较大影响的有李虞和叶森明两位老师。

我在中文2班,李虞是班主任。那时他虽年轻,但很有才华,对学生常呈现出父爱的一面,他把对儿子旦旦的爱,也无私地分享给我们这些学生。有时周末一到,他就会邀请我们到他家去走走,从生活上关心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穷苦家庭的弟子。有一次,他从书架上拿出几本《福建文学》杂志给我看,其中我就见到他在福建师大就读时发表的4篇散文,都是很美的文字,有的美得犹如散文诗。那些文字一跃入眼帘,便令人产生无穷的爱意。那杂志在手,迟迟难释。要知道,这可是来自农村的我第一次接触《福建文学》月刊。从此,我对他的情感不仅是敬爱,还有丝丝的崇拜。心中产生一个念想,我也要用心感悟文学,勤于创作,尽早让自己的文字付梓,变成呈现在读者眼前的铅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付出必有收获,在大学就读期间,我写的文字成了班里第一位在《三明日报》发表,那是刘广义编辑刊在“杜鹃园”版上的诗歌《一束一束的秋天》。不仅如此,我的现代诗还飞出武夷山,在东北大地渤海之滨的辽宁《当代诗歌》月刊与读者见面。后来,有不少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收编:《强国博客中秋美文大赛百人合集》、《当代诗爱者诗选》、《中国新诗人诗选》及《三明诗群作品选》等书籍,2014年加入福建省作家协会,成为该学会的一员。2019年“5.18”校友活动日期间,我把自己的专著《情注三明》一书捐赠给三明学院。

没想到,给我班授课的老师中竟然有副教授叶森明。要知道,当时整个学校没有教授,副教授已是学校最高职称的老师,且全校极其稀少。中文系就只有叶老师一人,在我们学生眼里,那可是精神偶像一样人物的存在。他评上副教授正是我进这所学校的那年,我很幸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教”与“学”的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其理论精髓博大精深。叶老师在这方面造诣颇深,他通过中国古典文学课传授优秀传统文化,我很爱听,很爱学。其中,有两周的课程,他讲诗词格律方面知识,对我业余喜爱涂鸦古体诗词极其受益,当年诗词格律课的笔记,如今我还完好保存着,时不时地拿出来复习,就担心自己的拙作与老师所教的相背,免得贻笑人间。近年来,我的拙作能在《中华诗词》、《九州诗词》、《诗词月刊》、《百家诗词》等专业刊物发表,以及数十首诗词能够收编《三明诗词选编》等书籍,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三明诗词学会副会长,叶老师课程在我心中产生的作用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那时的同学质朴纯真,彼此情谊如玉无暇,俨然是手足般兄弟姐妹。在教室里,我们嗜书如命,埋头苦读,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一到周末,我们相邀同赴离校不远的青山碧谷野炊……校风学风呈现一片清净清新。毕业分手前一幕永生难忘,那是两年同窗最后的晚餐,在荆西一家餐馆里共进的。别时,全班每一位同学脸上都呈现出依依难舍之情。有的执手,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有的相拥,让时光自顾从发际悄悄溜走……

 

【问题四:在三明学院学习的几年对您个人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在学校除了班级外您有参加什么社团组织(如学生会、团委、协会等)吗?其中发生过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在大学那两年,图书馆是我最好的朋友,对我影响十分深远。由于生长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山旮旯,加上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多达10余人的大家庭贫困是难以想象的,插一句不怕见笑的话:我在家排行最小,侄儿还在我前面出生,上大学前几乎没穿过一套新衣服。想要看课外书,简直是白日做梦。一到大学,逛进图书馆,见到琳琅满目的书籍,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书山”,什么是“书海”,也才真正看清自己此前接触到的书是多么的稀少,自己的文字基础是多么的薄弱。迎向“书山”、“书海”,我喜若狂。此后的日子,如饥似渴的状态,一直保持了整整两年,直到毕业离校,还对图书馆难于割舍,那真是比与女友分手还难受。

在校期间,只要一有空余时间,我就到图书馆看书,走时总要带上几本,因要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再借又麻烦,对特喜欢的书,我就挤时间,抢进度,一本一本地抄写下来。借书抄书,是我那两年最快乐的时光。记得漓江出版社发行过一套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其中有一本作者是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美洲智利著名女诗人米斯特拉尔所著,书名为《柔情》。她被誉为“抒情女王”,名字成了“整个拉美的理想的象征”。《柔情》读后,真切地触动了我内心的柔情,尤其是读到其中一首为悼念爱人之作题为《死的十四行诗》,写的是一位17岁少女与一位铁路青年热恋,对方变心,爱上第三者,后被抛弃,举枪自尽……时年同样处于青春期的我涌起悲悯之情久久难以平静。此书数百页,我一字不落地抄了下来,不因后来几番调动,那手抄本总是出现在书房的书架上,我也会时不时地拿下来翻阅翻阅。对书的那份爱,早已成了一种习惯。有了这份抄书爱书的习惯,着实令我获益匪浅,既增长了知识,也锻炼了笔头,文字功底日渐扎实起来。

当年,三明师专有个校刊,刊名为《启明星》,我被吸收为该刊编委,刊名由三明著名诗人范方亲手题写。范方,原名范贞万,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担任过市文联副主席,热心扶持文学新人,奖掖后进文学之辈。范方老师的关心与支持,给予我们巨大的文学创作力量,激励着我们在文学追求道路上奋勇向前。在这里,我的文字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课余时间,与其他班子成员和编校人员一道,向全校同学征集稿件,修改编辑,油印出刊,忙得不亦乐乎。

逛图书馆、借书、抄书、编刊……这些元素都成了我人生路上的铺路石,为我后来从事新闻采编和科技管理等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

 

【问题五:现在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是您所学专业吗?如果是,请讲讲您这么多年来在这个领域的奋斗历程;如果不是,那么您是如何走到这个新领域当中的?

记得以前,我们中文专业有个词,叫“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都可以涂。意思是说,中文专业适用性很广泛,什么行业什么部门都能用得上。我先到中学任教,后来当过日报记者、编辑,近年来走上科技管理岗位。一路走来,中文专业色彩始终没有淡化过。

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力争岗位做贡献。任教时间虽短暂,但两年班主任、一年半教务负责人的日子充实且美好,因为面对刚迈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那可是个阳光向上的群体。到报社工作时间较长19年采编生涯,几乎是付出我整个的青春。当然,有付出一定有收获。在领导关心和同事帮助下,业务进步较快,能力比较强,从见习记者一步步成长为主任编辑,先后荣获108个奖项,其中省级以上一等奖就达18项。1998年,我撰写《三明市公安局治警出绝招——“不满意的”也领牌》一文荣获福建省新闻奖一等奖;2008年,我撰写《感情纽带连欧洲》一文荣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2000年,我编辑《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考古取得重大成果》一文荣获中国报业协会城市党报分会新闻奖一等奖,这个内容就是我们万寿岩获得时任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批示保护的新闻,如今万寿岩已建成风光秀丽的景区,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我曾采访过一个与学校学生相关的新闻印象极为深刻:那是发生在1998年,列中学一位初二学生名叫章志阳,在周末午后上的虎头山,迷失在原始森林里长达五昼四夜,经历了一幕幕恐怖的情景,后来被采脂民工解救生还,我写出题为《误入“无人区”100小时》的报告文学,全国数十家报纸杂志争先刊发,其中中国教育报·社会周刊刊发时,编辑特别加上编者案:

班主老师,你想不想利用一次班会机会,给你的学生讲讲(或读读)这段真实的故事?

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否打算利用一个休息日,给自己的孩子讲讲(或读读)这位中学生传奇的经历?

老师和家长,你们想不想听听孩子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这件事情值不值得讨论一番?值得!生存能力,这是每个人必备的,但“必备”的理由并不是人人都能讲出来。

后来,浙江、河北、辽宁等省把此文编入《中学生课外阅读课本》,《中国教育报》把此文评上教育新闻三等奖。

2010年1月,我晋升为主任编辑。2012年,《时代三明》杂志推出一期《三明腕》,我有幸被推成“腕”,这真没想到,我竟然也成为新闻界的“三明腕”。这份荣耀沉甸甸,我感到特别沉重,总觉自己与“腕”相距十分遥远。

10来年,因工作需要,组织给我换了平台,从社会科学领域业务岗位转到自然科学领域的管理岗位,这个跨界特别大。由于专业性质的变化,原来主任编辑的职称在新岗位上就不适用,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我努力2012年12月再评个高级工程师。虽然是管理工作,但许多事儿还是很具体的,柔性引才、科普展教、信息宣传、综合事务等机关存在的工作几乎都逐一亲力亲为,撰写综合材料及信息宣传工作之类都需要有中文专业的功底。在新岗位,文字基础好的优势再度显现:2014年我撰写《发挥院士专家作用 服务开放三明幸福三明建设》一文荣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2015年,我撰写《“院士专家八闽”越走路越宽》一文荣获中国工程院《院士通讯》新闻奖一等奖;2018年,我撰写《一切为了这个“家”——学习黄大年事迹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心得体会》在参加省科协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8年,我撰写《海西设区市科技馆创新构建独特模式的探究》一文成为优秀论文被编入《“海峡两岸”优秀科普论文集》,这是10年精选的文集。数十年来,我在报刊媒体发表了超百万字的稿件,其中在《新闻战线》、《管理学家》、《科协论坛》等国家级核心刊物、重点刊物发表业务论文20余篇。另外,撰写调研报告《高端人才集聚效应——三明市引进院士高端团队的做法和成效》在省委《调研内参》刊发,成为省委重要决策依据;在省科协院士办挂职期间撰写的《引进高端智力资源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第十三届“6.18”省科协工作总结》获得洪捷序副省长批示肯定。

更为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实,在实干中创新:在服务院士专家过程中,我采取柔性引才,积极推动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事业平台,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企业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推进,促进了企事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在这一点上,我与三明学院协同合力组建以王任享院士领衔的院士工作站,晋级省级站,还评为省级示范站。十年前,我还引进孟兆祯院士到三明学院建立过院士工作站。多年来,我分别陪同尹伟仑、孟兆祯、刘嘉麒等院士到三明学院考察调研指导。据不完全统计,自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以来,已实现“6个超百”:先后来明服务院士专家1366人(次)工作站(含站内科研实践基地)引进、落地和生成项目795个取得科研成果1920个获得专利410个直接和间接创造经济价值112.6亿元科研论文1420篇。我主持开展院士专家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在中国科协“十大”会议、中国科协党校地市级科协主席培训班、长三角·高端智力战略联盟会议、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作为典型交流,向社会推广,也获得过省科协发文通报表扬。我主持开展并取得科技场馆创新管理与协同发展的独特成功经验及研究成果,被邀到第十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上向两岸专家学者分享,这是新时期地方综合性科技馆创新经验首次向海峡两岸推广,赢得广泛赞誉。这些典型经验获得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协网、科界、科协改革进行时、福建日报、福建省政府网、三明日报等中央、省、市重要媒体广泛宣传,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问题六:当年学校的学风怎样?当时的学风对自己学习和后来工作的影响有哪些?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如何看待三明学院近些年来的改革与变化?对现在学校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有什么建议?

谈到学风时,我要说:不管我今天是平凡还是出色,都应感谢当年培养我的母校和教师,每一位教师都值得我的尊重与敬爱!我想学校培养感恩的学生,并凝聚这样的风气,即为良好校风学风之一。因为对三明学院的爱,所以用行动表达,九十年代末校庆、4年前的校友日等我都积极应邀回校参加活动。我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对三明学院的感情紧密融合,以诗词方式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知悉这次校庆,我特作两首古诗,贺母校120周年庆:

(一)

清秋万景妍,硕果尽嫣然。

吉庆霞天喜,重开花甲年。

(二)

清练饰黉堂,翠环丹桂香。

优株腴地种,翰墨碧泉滂。

月照人生路,霞披桃李乡。

良材园秀贡,华夏复兴彰。

前些年,在三明学院校友会市区分会成立五周年所编《撷华集》征稿时,我也积极响应,踊跃创作投稿。

2021年初夏,我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钟振振先生请来山城三明,做客三明“周末讲坛”的同时,也请他做客三明学院“致用讲坛”,为喜爱诗词的学弟学妹们献上一场《诗词用韵问题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美好盛宴。

这些举动无不说明感恩的校风学风以独特的方式传承,并呈现在世人面前。

尊师重道这美德,显然也是良好校风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三明在这方面有优良的传统。早在北宋之时,就有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程门立雪”。故事当中的主人翁讲的就是我们三明将乐人、闽学四贤之首、理学家杨时,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的情景。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已成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杨时也成尊师重道的光辉典范。清代诗人罗振玉在《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一文中写道:“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我心中,三明学院老师都如父亲之伟岸,我的知识与精神从他们所教而获益良多,老师是学校在学生心中的代言人,其一举一动无不代表着学校形象,然而学生之言行与风貌同样也是校风学风传承的具体体现校风学风有代代相传的功能。毕业后,我也当过 几年老师,每逢教师节、春节等时间段,学生的名信片、微信等问候语就持续发来,那个美好是没当过老师所无法的感觉和体会得到的。如今,尊师重道犹如一棵大树深深地根植于三明这块沃土之中。

吃水不忘挖井人,形成如此良好局面,我们不能不感恩中国历史名人陈宝琛。他当年的办学初衷无疑是为国家育才,让学生心中能树立家国情怀。历经120年的发展,三明学院始终以厚德载物、明学明理、治学严谨、报效家国等理念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人才,这些理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国以德治,人先立德,而后树人,这一点对于高校尤为重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风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校风和学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能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长期以来,三明学院聚焦立德树人,立足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学风建设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发挥环境在立德树人中的渗透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有了优良的校风学风环境,只要不断持续探索好、改善好、维护好、发展好,三明学院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最后,我告诉学弟学妹们一句心里话:我有幸拥有三明学院求学的美好时光,与三明学院的情缘和时光永生难忘!在此,我希望学弟学妹们共勉:一定要珍惜学习机会,只争朝夕,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将来步入社会,更好地融入新时代,打下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优秀校友述学风”涵养工作室/供稿

本文为2023年中科协学风传承行动支持项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