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你来我往”互动式授课、虚拟仿真沉浸式课堂……4月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杨小霞副教授、朱新屋博士以“思政课改革创新”为主题在博学楼开展了一次示范教学及座谈交流活动。全校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参与活动。
创新思政课堂,教学能手来示范。杨小霞副教授曾获全国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精彩一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首届优秀思政课教学展示二等奖,省级教学竞赛“精彩一课”一等奖,教学案例、优秀课件一等奖各1项。朱新屋博士曾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第五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想政治教育组)一等奖(第一名),第四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一等奖(第一名),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能手等荣誉。
在博学楼309示范课现场,杨小霞副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开展教学示范。授课中依托“学习通”平台问卷调查导入课程主要内容,采取互动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方法,精心设计了数个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翻转课堂”,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走近马克思主义,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朱新屋博士以“古田会议在建党建军史上的重要意义”为题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课程。朱副教授的教学侧重点在教学体系构建和授课内容的解说。他从历史背景、历史过程、主要内容、历史意义系统、全面地还原了“古田会议”这一历史转折点。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具体事件的解说提升课堂感染力,让同学们在沉浸式的聆听中了解历史,掌握课程知识点。
共话教学改革,深度交流促提升。在博学楼421教室,思政教师们围桌而坐,共同探讨思政课教学法的革新。“要让学生动起来”,杨副教授简单而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云课堂’和多形式的互动教学可以适当‘释放’任课教师,更重要的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朱副教授的观点是教学内容大于教学方式:重点是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构建,总原则是从“塞”到“拿”,精简课堂教学内容,梳理重点和精华,适当课堂“留白”,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座谈还围绕课内外实践教学、虚拟仿真课堂的打造、科研项目申报、示范课程建设等内容展开探讨。
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加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力度,通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对外交流、实践教学、读书沙龙等方式面向全校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展开教学指导,实现思政课提质,让思政课堂更加“灵动”, 全面打造新时代的思政“金”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