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实现途径之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是一个有机的系统,需要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界定和基本要求,并编写和完善以劳动科学为内容的教学教材,整合课程体系,从而切实保证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实施。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主要实现途径之一,就是使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生从大学里受益的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是课程。目前,高校教育中有些课程融入了劳动教育,这些课程多侧重具体劳动技能方面,而欠缺对学生劳动科学素养全面、系统、科学的培养培育。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同向同行,才能构建出扎实、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高校劳动教育实现课程化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劳动教育应以课程为核心,以劳动科学作为具体的教学教材,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旨在教育大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劳动科学最基本的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高校学生一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阶段,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三观”的确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劳动观是形成“三观”的重要基础,它是人们对人类劳动实践活动及其创造本质的基本看法。通过劳动教育,要让高校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批判和摒弃以极度功利化、个人化为表现形式的极端个人主义,使其能够分辨是非,增强免疫力,坚定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和劳动是幸福源泉的劳动幸福观。同时,正确劳动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具体的劳动科学教育,如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等,以及对劳动实践活动的亲自参与和亲身体认,促使高校学生从思想意识层面真正懂得劳动的全部意义,真正明确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关乎幸福人生的道理。
高校劳动教育同中小学劳动教育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劳动启蒙阶段,目的是使学生从小就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劳动的价值,将尊重劳动镌刻在心灵深处。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逐步树立正确劳动意识阶段,其中,初中阶段的劳育,要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认识劳动实践对于创造人类文明的巨大作用;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理解劳动实践的深刻内涵、发展沿革、基本形式、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则是明确劳动科学体系、掌握劳动科学知识的阶段,必须以劳动教育课程化为基础。
第二,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的劳动教育,应以“知行合一”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以教育的视角观之,所谓的“行”是指学校开展的具体劳动实践活动,目的是使学生亲临劳动实践场合,体验劳动的实际感受。所谓“知”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关于劳动的知识。“格物致知”,贵在明理。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的直接体认固然重要,但是获得劳动体验绝非劳动教育的终极目的,最终目的在于对劳动道理的感悟,对劳动知识的科学把握。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生产实践的“准劳动者”和后备力量,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更要懂劳动,“明劳动之理”。
第三,劳动教育应作为高校基础课程中的必修课。一是高校劳动教育课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与思政课具有同样的不可替代性。前者着重以劳动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后者则要求学生掌握政治理论、思想修养、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毋庸置疑,思政课也包含有关劳动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都分别蕴含于思政课的几门具体学科当中,无法形成劳动教育的系统知识。劳动教育课程同思政课课程之间,在逻辑上是一种交叉关系。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不能也无法取代劳动教育课。二是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的目的有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前者要求学生不能仅仅驻足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停留于道德品质的修养上,而且要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深化对劳动的认识,懂得劳动的道理。三是高校劳动教育课也有别于其他与劳动相关的专业课。劳动教育课程属于普及劳动科学知识的必修课,注重普及性,是对所有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修课;而与劳动相关的专业课,如“劳动法学”“劳动经济学”等则更加注重专业性,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性课程。
第四,劳动科学应作为劳动教育的基本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能动活动。伴随着人类劳动实践活动的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了基于劳动基础之上的诸多自然科学门类、社会科学门类以及思维科学门类。正是建立在共同的劳动语境下,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诸多同劳动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门类应运而生,并赋予劳动科学以科学性特征。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如果不对其进行系统的劳动科学教育,学生就不能透彻地了解劳动的本质规定、劳动的创造价值、劳动的普遍意义、劳动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他们对劳动科学知识的掌握难免支离破碎,甚至停留在对劳动的感性认识阶段。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和对自身享有合法权益的认知,这是目前高校教育的一个缺憾。基于此,将劳动科学作为劳动教育的基本课程,是一科学的选择,具有合目的性,也具有合规律性。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界定和基本要求
1.关于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1]根据这一内涵,可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做如下定义:以高校学生所应学习和掌握的劳动科学知识为目的,对其学习进程和教学计划所做的总体安排。一是高校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囿于教育理念层面,也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劳动活动安排,必须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安排,使之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为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提供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二是高校劳动教育实现课程化,可供选择的途径有很多,如以劳动科学知识作为劳动教育教学内容,以促进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及掌握相应的劳动科学知识作为教育目的,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围绕劳动教育目标对劳动教学活动方式进行合理规划,对劳动教学课程进行符合学生实际的设计等。
2.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基本要求
第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为指导。新时代尤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问题的重要论述作为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立足于新时代,深刻揭示劳动的创造本质,科学概括出新时代劳动的基本实践形式,高度评价劳动的重大意义,大力倡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以及推动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等。上述重要论述最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最贴近客观实际,是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最根本的遵循。
第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教育引导原则。高校劳动教育要体现对大学生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其通过劳动课程的学习,逐步掌握关于劳动的科学理论和知识,把握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规律,从而真正树立起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二是坚持教育深化原则。高校劳动教育一定要避免驻足于“熟知”阶段所造成的浅尝辄止,而应当以实现“真知”为努力方向,即达到对劳动问题的本质揭示、科学揭示、系统揭示。一方面,要在理论上将劳动的本质、劳动实践的普遍意义解释清楚;另一方面,要将人们通过劳动实践所形成的现实关系给予透彻的分析,强调人的劳动活动作为人的研究对象,已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成为系统化的科学。三是坚持劳动教育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高校劳动教育在实施教学实践中,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要搞“一刀切”。一方面,要因校制宜。在劳动教育方针指导下,各个高校应以本校相关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学生实际等客观情况为出发点,制定并实施适合于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高校劳育必须与当地的实际紧密结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区劳育资源,科学筹划创建劳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要同一些生产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服务业加强联系,使之能为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实践场所。
第三,教学目的。高校劳动教育是以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以普及劳动科学理论、基本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讲清劳动道理为教育的着力点,其目的是让高校学生通过对劳动的基本理论学习,深刻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深入理解劳动实践对于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深切感悟劳动实践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进一步明确我国工人阶级的劳动实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所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使高校学生真正在思想意识层面切实认识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道理及其重大意义,从而真正树立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第四,教学方法。高校劳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除传统二维有效的方法,还应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劳动成就,通过循循善诱的积极思想引导,达到劳动教育效果。
第五,课时分配。高校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应给予足够的课时保障。鉴于劳动科学知识点较多的实际,应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安排16周课程,每周不少于2课时,共计32课时(2学分)。另外,还应该安排2次劳动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科研第一线去体验劳动的感受。
第六,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劳动教育能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高低,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师资来源。劳动科学由于涉猎知识面广,具有单一专业背景的教师难以承担劳动科学教学,必须对有志于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进行全面的专业培训。除此以外,相关教师也可以走专兼职结合的路子。二是成立劳动教育教研室或劳动教育中心。组织协调完成教学任务,并不断探索劳动教育教学规律,及时总结劳动教育的经验。三是从事劳动教学的专职教师,应在评优、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激励教师在劳动教育领域尽职尽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教材建设
为了加强劳动科学的系统教育,应以《劳动科学概论》作为普及劳动科学知识的劳动教育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唯物史观中关于劳动的基本思想和观点作为逻辑主线,贯穿于教材的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根本遵循;以劳动实践在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具体体现作为主要内容,形成独立、完整的教材;人们的劳动实践不仅对自然进行改造,形成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实现对社会的改造,形成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劳动对人本身也产生重大影响。劳动者作为劳动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形成一系列重要关系,如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生态关系等,这些关系的本质,都同人的劳动实践活动紧密相连,是人的本质及其利益诉求在不同领域和关系系统中的集中体现。
1.劳动科学总论
揭示劳动科学的内涵,即劳动科学是指以人类劳动作为总的研究对象,以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动问题以及与劳动问题相关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关系及其调整问题作为研究内容,而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和分布规律的学科群,其中每一具体劳动学科都是构筑劳动科学系统的基本要素。通过劳动科学总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劳动的本质规定,掌握劳动科学属于什么性质的科学。揭示劳动科学的学科性质、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学习劳动科学的目的、意义、方法和基本要求等方面内容。
2.劳动哲学层面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主线,统摄并贯穿于教材始终,主要揭示劳动的本质、劳动的作用、劳动的价值、劳动同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关系、劳动同科技发展的关系、劳动发展的未来趋向等方面内容。
3.人类劳动发展史层面
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人类劳动实践的历史进行回顾,使学生通过学习明确“人们的社会劳动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认识到劳动实践活动对于推动科技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一部分应按照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分期,描述与之相应的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尤其要重点描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联系与区别,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强调新时代劳动形式的变化对劳动的深刻影响,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及基本实现途径。
4.劳动科学的主要学科层面
劳动科学大家庭里的各门具体学科,涵盖了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所触及到的方方面面问题,有助于开阔高校学生对劳动认识的眼界,有助于丰富高校学生关于劳动的各个门类的科学知识。例如:通过“劳动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等基本知识,明确作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相关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通过“劳动关系学”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劳动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地位、劳动关系的性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重大意义等;通过对“劳动法学”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掌握必要的有关劳动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知识,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实现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作用;通过“劳动伦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劳动的伦理规则,明白如何劳动才能符合伦理要求;通过“劳动保护学”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安全生产对于实现劳动者的健康权、安全权的重要意义。(作者单位:赵健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向兵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参考文献:
[1]赵婕.小学初段随班就读学生语、数课程的调整[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2]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7-21.
[3]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14(5):63-72.
[4]文新华.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10-12.
[5]赵健杰.劳动科学建构论纲[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24(2):10-14.
[6]刘丽红.行业特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8(7):72-73.
《北京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