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进一步增强课程教材育人导向和育人功能,教育部强化重大主题教育整体设计,研究制定了系列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指南和指导纲要。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培根铸魂,必须加强重大主题教育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变化,全球抗疫催生多极新格局,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青少年文化认同、国民身份认同等面临新挑战。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全球治理日益深入,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提出新的要求。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必须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既要培育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更要厚植学生中华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程教材要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培“根”就是要打好中国底色,铸“魂”就是要植入红色基因,使学生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课程教材加强重大主题教育,是体现国家意志、落实国家事权的必然要求,是培根铸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提高课程教材建设水平的本质要求。在选题、选材方面,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以突出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意义重大的主题为重点,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响应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时代主旋律,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等。
二、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基本考虑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提升课程教材铸魂育人价值,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课程教材中,进行统筹设计、系统安排。
一是明确“进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进行体系化凝练,明确学习内容范畴。
二是规划“如何进”。坚持学段、学科、类型全覆盖,强化一体化设计,纵向贯穿,学段衔接,学习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横向关联,学科配合,学习内容各有侧重,整体上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介绍和系统阐释。
三是引导“怎么教”。既要指导学生读原文原著,还要关注学生与党政干部学习的差异,把握学生学习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发展特点,注重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生动案例与抽象概念相结合。
2.以统筹设计为基本原则
长期以来,课程教材中重大主题教育有所涉及,但不够系统、完善,存在碎片化现象,缺乏顶层设计。近年来,各有关部门、两会代表委员等多次建议加强各类主题教育,如中医药文化、京剧、武术、篆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垃圾分类、环境保护、节粮节水节电等生态文明教育,传染病防治、防艾滋病、防性侵、应急救护等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涉及数十个方面。这些都很重要,但不能面面俱到,要避免重复交叉、增加学生负担,必须加强统筹设计。
坚持三个导向,遴选重大主题。一是目标导向。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二是问题导向。针对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主题内容,努力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三是素养导向。坚持育人为本,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具体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遴选最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内容,提供学生健康成长所必备的精神营养。
各主题教育的安排,一方面,在学科安排上,要全科覆盖、各有侧重,避免交叉重复。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关键课程,集中系统讲授;哲学社会科学是主干课程,分专题讲授;理工农医等其他课程有机融入相关内容,实现进课程教材全覆盖。另一方面,在学段安排上,有序递进,螺旋上升。如《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小学侧重政治思想与道德启蒙,初中侧重政治觉悟提高和品德锤炼,高中侧重政治认同和精神升华。再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合各学段、类型教育特点,分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校提出育人要求。职业院校注重提高学生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普通高校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
3.以有机融入为基本方式
重大主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重大主题涉及的概念、理论比较抽象,大中小学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历有限,必须加以转化,不能简单照抄文件或贴标签。学生学习时间有限,课程门类内容总量要控制,不能一一独立设课。
为此,结合学科特点,以有机融入为主,注重发挥综合育人效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语文以古诗词、民间故事等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体悟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中华人文精神、荣辱观念;道德与法治以相关格言、人物、故事等为主要载体,弘扬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体育与健康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武术等为主要载体,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促进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再如,《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国土安全,思政课强调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加强国防建设捍卫国土安全,地理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关于网络安全,语文侧重讲授不良网络文化的威胁,信息科技侧重讲授网络犯罪有关内容。
三、重大主题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的基本情况
1.已完成的工作。一是研制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重点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理论与实践贡献、方法论、理论品格、历史地位5个方面对进课程教材主要内容进行了体系化凝练,分学段、学科专业提出了融入要求,明确了组织落实的指导性、操作性意见。二是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各学段各学科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进行统筹设计和科学安排,强调素养导向、系统规划和全科覆盖,为国家课程教材、地方课程教材和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具体指导。三是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深入推进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树立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提升劳动能力。四是印发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国家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等12个领域安全及太空等4个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围绕各领域安全的重要性、基本内涵、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维护的途径与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学习要求。
依据重大主题整体设计,组织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教材,落实各项要求。组织编写了大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读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体悟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突出重点,螺旋上升,科学编排不同学段分册内容和呈现方式,注重讲授与启发相结合,将系统性与学段针对性、可读性与学生适宜性紧密结合。组织编写《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系统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重大意义,推进抓好学习、开好课程、做好培训、搞好宣传,推动教育系统干部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全员全覆盖,切实用这一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正在推进的工作。一是即将出台《“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课程教材安排等加强整体设计,突出政治性、针对性、统筹性和实效性,重在培养学生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认知认同,强化使命担当。二是组织研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规划》,将于今年出台实施。将整体推进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学段、不同类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教材建设,重点建设意识形态属性强、价值引领作用明显、文化传承意义大以及学生覆盖面广的教材。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200种左右精品教材,整体提升教材质量,基本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学科前沿、门类齐全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三是即将印发《国防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国防人人有责。为进一步增强中小学课程教材国防教育的系统性,发挥育人功能,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忧患意识、英雄气概和国防参与四方面素养为目标,明确课程教材中国防教育的内容范围、载体形式,提出学段、学科要求。四是即将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大领域以及相应的30个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