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以特色经济促进民族发展
1999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到福安市康厝乡东山畲村调研。(资料图片)
在宁德时期,习近平同志在其文章《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思考》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我国民族问题集中反映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的问题上,只有首先消除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才能够从根本上解除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习近平同志提出,要从本地区的优势出发,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不断优化区域生产要素,建立一套最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针对闽东畲族贫困面广、商品经济不发达、聚居区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缺人才、缺技术等原因导致的山场广阔、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的优势得不到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习近平同志提出了闽东民族地区脱贫的方针:一是外来“输血”与自身“造血”相结合。即一方面要接受国家的扶持和帮助;另一方面更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以开发资源和开拓市场并举,走出一条有畲族特色的市场、技术、资源相结合的开发路子。二是走“双向开放”和“双向开发”的道路。“双向开放”就是对内、对外同步开放。一方面积极参与本地区和临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竞争,外引内联,大力引进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进行优势互补;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交换,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双向开发”就是资源和市场同时开发。一方面大力开发本地区的“山海田”资源,发展与之相关的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另一方面要开发市场,开拓商品流通渠道,根据市场需要发展与之配套的加工业。
在相继担任福建省领导职务后,习近平同志的民族工作重心又转入城市,转向全省。在党的十五大之后,福建省掀起新一轮的创业热潮,习近平同志适时提出:“我们必须全盘考虑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在新一轮创业中,再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的辉煌。”针对福建少数民族的新情况、新特点,习近平同志提出,今后民族工作要按照“教育为先、科技为要、经济为重、小康为实、干部为本”的工作思路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农村民族工作,一手抓城市民族工作——农村民族工作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民族乡,覆盖到民族村,突出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落实脱贫攻坚;城市民族工作就是要抓小事、抓倾向,为外来经商、打工和学习的少数民族提供服务,为本地少数民族解决好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来源:广西民宗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