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建引领产教融合经验总结
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三明实际、助力三明发展,推进产教融合。以政治力建设为统领、以组织力建设为重点、以提升育人力为着力点,产学研协同创新、校地企合作共赢、探索协同育人新机制,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坚持党建引领,深耕产教融合,助推设计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以政治力建设为统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储备学院发展生力军。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院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论述、带头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将新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新思想引领学院发展。
推荐教师党员参加学术会议,带头学习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方法、专业未来发展等新知识,助推学院内涵式发展。鼓励师生党员积极参加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福州 618、厦门文博会等活动,带头学习创新创业工作新经验。
二、以组织力建设为重点,党建与专业深度融合,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院党委积极探索在学科专业和重点项目上成立党组织,坚决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持续优化教工党支部人员及工作分工,深入推进学院服务地方和样板党支部创建工作,在各学科专业建立党小组基础上,增设服务地方党小组。
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教师党员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课程技能与课下创作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地探索思政教育教学规律,锻造专业“金课”,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火花。深挖德育内涵元素,追踪课程思政课外延续,鼓励大学生用所学专业技能展现三明地方红色故事。结合艺术类专业课程、艺术类生源特点,以三明的发展、“风展红旗如画”红色文化与精神为切入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融入相应的课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育人于神。
师生党支部共建,开展党员导师制。以竞赛为载体,通过党员导师制形式,充分发挥教师党员能动性和学生党员的专业特长,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展参赛,帮助学生党员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共同开发红色主题文创产品设计,将红色元素融入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与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以育人力建设为核心,深耕产教融合,培养可持续创新人才。
党员干部主动对接并满足区域地方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瞄准解决学生专业实践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打造“设计+”项目孵化空间,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校地企合作共赢,构建产教融合实践创新平台机制。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创新班,建立产教研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聘请知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设计师,在专业课程中实施“一课双师”教学模式,保证学生不仅获取理论知识,又能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升教学质量。
将党建与三明苏区振兴战略结合,发挥专业优势,激励师生创新,开展设计服务“三农”活动,探索精准扶贫服务体系,助推苏区振兴发展创新性设计理念。结合党建与红色教育主题,进行绘画、产品设计、摄影摄像等创作,激励师生创新。积极开展体验式教育。院党委鼓励师生亲身参与红色教育活动,无论是红色教育主题作品的创作,还是红色遗址的参观学习,都注重引导师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断反思自己的党性修养,建构爱国情感和道德品质。产学研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艺术与设计学院目前已分别与三明清流县田源乡、明溪县下汴村、泰宁县耕读李家等乡村开展合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艺术与设计学院/供稿 蔡丹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