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30日电 近日,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镛城拾遗”实践队赴三明市将乐县(简称镛城)开展非遗调研活动,通过走访调研、访谈、实地参观、手工体验等方式,全面了解将乐非遗文化,设计出一系列非遗产品包装文创产品,促进非遗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队在社区进行非遗宣传。
实践队到达将乐县博物馆、杨时纪念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地,深入了解擂茶、红糖、龙池古砚、西山纸等非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民间故事等文化内涵,及其在将乐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地位,探究非遗文创当代表达的可能性。实践过程中与将乐红糖非遗传人肖六金进行访谈,在他的工作室,实践队员了解到了目前红糖使用的包装,以及肖师傅对包装的需求,肖师傅表达与实践队共建的愿望,希望共同够创作出创新性、美观性、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红糖包装,进一步推动红糖产业发展。在将乐青少年活动中心,实践队与将乐南词教师王艺晨进行访谈,并在在百花社区,聆听百姓传唱南词,真切感受到南词歌曲的魅力。实践队也将三明学院原创作品如《三明欢迎你》、《校园印记》、《向光而生》等进行展演,宣传明院的精神文化。
非遗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来到将乐县博物馆、大镛古镇等历史文化街区等知名景点以及当地市场、社区等开展用户需求问卷调研,了解消费者产品偏好、消费关注点、价格区间、视觉风格、改进建议等,总结非遗文创设计要点,为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向提供依据。
同时,队员们以将乐西山纸、龙池古砚、擂茶、红糖等非遗项目为设计题材,通过线上会议等形式进行交流,不断打磨产品,最终完成4套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方案。实践队员设计龙池古砚包装、红糖包装提供给非遗传承人在产品宣传和售卖时参考借鉴和应用;设计擂茶研磨机,将非遗传统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宣传传统文化;设计一系列非遗盖章,以“盖章打卡”“集章”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非遗真正“热起来”、“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延续,新时代的青年要自觉担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用青春之力浇灌文化传承。”实践队员刘祯说道。
实践队走访杨时纪念馆。
据介绍,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非遗传承的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真正把设计升华为生产力,以设计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4-01-30
网址链接:http://www.fj.chinanews.com.cn/news/2024/2024-01-30/541921.html